檢視 學年度的課程綱要資料 開啟頁面簡化版本
 
課程名稱:

職業道德與職涯規劃

課程英文名稱: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areer Planning
課程分類: 一般課程 開課單位: 共同
課程性質: 必修 開課學年、學期: 第4學年 、下學期
先修科目或先備能力: 學分: 3.00
 

基本素養能力圖

A. 專業與創新能力B. 解決問題能力
C.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D. 生涯發展能力
E. 溝通協調與合作能力F. 道德與法律素養
G. 博雅能力H. 國際視野

系科專業能力圖

A. 法規能力 B. 財務能力
C. 會計能力 D. 財金資訊能力
E. 財金英文能力 F. 投資分析能力
G. 行銷規劃能力H. 基礎商管能力

授課形式分析圖

A. 理論講述與討論B. 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
C. 行動實作與報告
教學目標:
1.促進理解瞭解自我職能性向,建構個人工作願景,規劃每一個人學習成長之職涯策略路徑,以提升個人的職場。
2.激勵社會化意識與自我表現之驅動力,建立與別人良性互動,具體表現自我績效,增進自我合群親和之魅力形象。
3.樹立專業精神與培養自律自制能力,以塑造有特色的職場形象,提高自我在職場的競爭力與吸引力。
4.具備組織機制、任務權責與職能安全之認知能力,學習溝通調和概念,養成互動協作觀念與能力。
5.建立團隊精神意識與協作能力,以及積極融入團隊與如何領導團隊運作之能力。
6.訓練如何有效審察理解與工作夥伴之相對關係,同時可以理性了解衝突發生的情境與原因,及如何處置衝突與化解衝突之能力。
7.學習認知並掌握大環境變化趨向的方法與判斷技能,及增進跨領域溝通語言之運用能力,提升自我的環境適應及自我把握機會之能力。
8.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之制度化能力的養成與發展(客觀知識之開發),以提升每一個人在職能職務上的更高附加價值。
9.建立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之洞察能力(解題知識之開發),提高每一個人在知識經濟社會的成長力與競爭力。
課程相關連結:
教材大綱:
工作願景與工作倫理 1.個人優勢與職業性向之分析與瞭解
2.職涯策略路徑圖
3.自我工作願景之建立與設定
4.工作倫理與職場道德的掌握與發展
5.快樂職場人生觀
教學參考節數: 6
群我倫理與績效表現方法 1.職場生涯的小社會與大社會概念
2.社會化意識與能力之激發
3.自我績效意識與工作效能/效率概念
4.展現自我績效表現使其能被人認同
教學參考節數: 6
專業精神與自我管理 1.專業態度與敬業精神之養成
2.自動自發與獨立創新精神之促進
3.個人形象的造塑與表現
4.加強自我情緒控制與自律自制能力
教學參考節數: 6
職場與職務之認知與溝通協 1.自我在團體組織中的合宜定性與角色任務定

2.職務任務的權利與責任對稱性
3.職務安全意識與組織「營業秘密」之守則
4.組織內外的互動方式與必要之溝通協調能力
5.不同背景資歷轄屬之跨領域跨單位之協調合
教學參考節數: 6
工作團隊與團隊協作方法 1.工作團隊之意涵與團隊精神之作用
2.工作團隊之要件與運作型態
3.團隊之共同意志形成與互動協作方式
4.團隊之領導與共同力量的發揮
教學參考節數: 6
工作夥伴關係與衝突化解能 1.察覺自我與同僚之間的組織定位與任務關係
2.學習對習性/慣性與人格差異的諒解與包容
能量
3.自利自害與共利共害的體認與調和
4.認知衝突的原因與化解衝突之理則
教學參考節數: 6
環境知識的學習與創新 1.職業大環境的認知與探索
2.職場知識庫之建置與有效運用
3.掌握職務脈動積極促進創新
教學參考節數: 6
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 1.價值概念與成本意識的基本意涵
2.成本與價值的屬性與特徵
3.成本的節制與控制
4.價值的加值與創造
5.「開源節流」的倫理意涵與策略價值
教學參考節數: 6
問題反映與分析解決 1.問題發掘之意識與方法
2.事象之描述與紀錄能力
3.要素分析與歸因技術
4. 簡報技術( reporting ) 與解讀能力
(reading)
5.解題策略的形成與方案取決
教學參考節數: 6
檢核項目是否符合
1.是否將科目名稱、上課時數及學分數填入本表 ■ 是  □ 否
2.是否將教學目標、綱要名稱或單元名稱填入本表 ■ 是  □ 否
3.所填入的教材綱要是否有考慮學生學習的順序性、邏輯性、連貫性、完整性 ■ 是  □ 否
4.是否已完成課程培育之基本能力、就業能力,以及授課形式分析 ■ 是  □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