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經濟學(下)

課程英文名稱: Economics (2)
教學目標:
讓學生瞭解經濟學之基本原理,並輔以國內外經濟事件,幫助同學融會貫通。

透過個體經濟學講授消費者個體與生產者個體的行為,輔以生活個案與國內外經濟事件說明;總體經濟學以強調貿易交易部分,切入經濟政策之分析。
教材大網:
寡占市場 1. 折拗需求曲線模型
2. 賽局理論
3. 市場集中度衡量
教學參考節數: 5
生產要素市場 1. 生產要素的需求
2. 生產要素的供給
3. 市場均衡與失衡
4. 生產要素的移動
教學參考節數: 5
國民生產毛額的意義及衡量 1. 國民生產毛額與國內生產毛額
2. 國民所得會計帳
3. 每人國民所得及相關名詞
教學參考節數: 6
投資與政府支出 1. 可貸資金說
2. 政府支出
3. 緊縮缺口與膨脹缺口
教學參考節數: 6
失業與通貨膨脹 1. 勞動供給與需求
2. 失業的定義
3. 失業率的計算
4. 通貨膨脹率
5. 非利普曲線
教學參考節數: 6
凱因斯模型與消費 1. 消費函數
2. 乘數效果
3. 儲蓄函數與節儉的矛盾
4. 簡單凱因斯模型
5. 完整凱因斯模型
教學參考節數: 6
貨幣供給與需求 1. 貨幣供給
2. 貨幣供給的創造過程
3. 貨幣需求理論
教學參考節數: 6
央行與貨幣政策 1. 中央銀行的起源與扮演角色
2. 貨幣的定義
3. 貨幣的衡量
4. 貨幣政策的操作工具
教學參考節數: 6
總合需求、供給及景氣循環 1.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曲線
2. 總合需求的變動
3. 總合供給的變動
4. 景氣循環
教學參考節數: 6
國際金融市場 1. 外匯市場名詞解釋
2. 匯率的決定
3. 外匯存底
教學參考節數: 6
 

基本素養能力圖

A. G. 國際視野B. G. 博雅素養
C. G. 公民素養D. G. 溝通合作
E. G. 生涯發展F. G. 資訊應用
G. G. 問題解決H. G. 創新跨域

系科專業能力圖

A. 貿易實務經營能力 B. 商品行銷能力
C. 貿易金融能力 D. 專業資訊工具掌握能力
E. 區域市場分析能力F. 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
G. 外語運用能力

授課形式分析圖

A. 理論講述與討論B. 個案分析或作品賞析
C. 行動實作與報告